
- 学校地址:灵川县八里一路15号
- 学校特色:专业学科类
- 学校电话:0773-2228880
- 招生简章
- 招生简章
关于做好2017年灵川县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
灵教字〔2017〕116号
各乡镇中心校,县直各小学:
为全面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和自治区教育厅《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(桂教基教〔2017〕12号)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,规范我县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入学行为,促进教育公平,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,现就做好2017年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招生对象
小学一年级招收2011年8月31日前(含8月31日)出生的学区生及符合政策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。
二、招生工作安排
㈠招生政策宣传、调查摸底(6月25日至7月5日)
各招生学校通过广播、板报、宣传单以及张贴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及家长进行招生政策宣传,内容包括本校服务范围、学生入学条件及有效证件等信息,要做到家喻户晓,政策透明。
各招生学校要对本学区机关街道、社区居民的适龄儿童进行全面周密的调查摸底,切实摸清服务范围内的学生数。
7月1日—3日,各小学开设窗口对新生报名进行前期咨询。
㈡组织学生登记(8月22日-23日)
招生学校接受学区生及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登记。学校要成立由相关处室负责人、学籍管理员和部分教师参加的工作小组。组成人员要作风正派、工作认真且熟悉招生政策。登记时要提供相关证件材料复印件(验原件),并详细登记学生相关信息(填写附件1《2017年秋季学期县直小学学生入学报名登记表》),报局基础教育与督导股1(含电子稿和加盖公章的纸质稿)。
㈢审核证件(8月24日至25日)
招生学校对学生提交的证件进行核实。伪造证件或信息不实的一律不予接收对应学校入学,特殊情况不易认定的报教育局研究决定。
㈣公示新生名单(8月26日至28日)
招生学校对审查合格后的拟录取名单在学校公示三天,期间要认真接受家长咨询。公示后的名单报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备案。
㈤发放入学通知书(8月29日)
招生学校向学区学生发放《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》,要确保通知书发到学区内每一位适龄儿童手中,并使其全部入学。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发放入学通知书,由学校通知入学。
㈥注册学籍(9月30日前)
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对招生学校录取名单进行复核。新生报到入学后,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厅学籍管理的统一规定,认真采集学生信息,为新生建立电子档案,并及时将学籍信息上传。
三、学生就读办法
㈠学区生就读办法
A.学区生的界定及县直小学学区划分:
1.灵川县城关一小学区:以灵川县十字街灵东路—灵西路为界,东至灵川县人民医院(含灵川县人民医院),西至湘桂铁路,北至灵勃路口(含灵川镇新坪、蒋家、湘潭、永忠、甘棠一队自然村)。
2.灵川县城关二小学区:甘棠江以南的灵川县城区域(含灵川镇排楼、上窑、下窑、苏家、吴家等自然村)。
3.灵川县城关三小学区:甘棠江以北、灵东路和灵西路以南区域;湘桂铁路以西区域(含灵川镇窑尾、菜园、渔业队、鸟塘、田南、甘棠二队自然村)。
4.八里街学校学区:1.湘桂铁路以东、八里街开发区八里六路(含六路)以南区域;2.土地已被八里街开发区征用的灵川镇大面圩一队、二队、三队、四队以及福灵村村民小组。
5.八里街第一小学学区:1.原粑粑厂小学辖区;2.八里街开发区八里六路(不含六路)以北、高速公路以南区域。
6.宝路小学、路西小学学区:沿用原学区。
B.学区生就读学区学校,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以下材料:
1.就读儿童及父、母的户口本(用A4纸复印索引页、户主页、本人页);
2.就读儿童父母(或法定监护人)居住地证明:房产证、宅基地证明、购房合同(附购房全额交款发票和完税证明)、拆迁协议、租赁合同(附父母及其所有子女的无产权房屋证明)等任何一项;
3.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素质报告册等证明材料。
㈡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办法
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随迁子女申请进入公办学校就读,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、服从县教育局根据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分配的,根据相关政策,享受与学区学生同等待遇。
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(含从本县农村到县城或八里街开发区务工或经商人员)随迁子女就读需提交以下材料:
1.外来人员就读子女户口簿(用A4纸复印索引页、户主页、本人页);就读儿童少年与父母户籍不在一起的,需提供医学出生证明;
2.公安部门颁发的《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人口居住证》(本县户籍无需办理。居住证要求至2017年8月31日达一年以上);
3.父母(或法定监护人)双方或一方在务工地已取得一年以上(截止至2017年8月31日)的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:本人的房屋产权证、购房合同(附购房全额交款发票和完税凭证)、房屋租赁合同(附出租人的房产证和房屋租赁完税凭证或发票)等任何一项;
4.父母(或法定监护人)双方或一方在务工地具有一年以上(截止至2017年8月31日)合法稳定职业的证明:务工人员提供国家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合同(附工资证明、在务工所在地社会劳动保险所缴纳的城镇职工社保证明);经商人员提供经流入地工商管理部门年审的营业执照等;
5.外出就读证明:到学生户口所在地小学、中心校、县教育局办理(本县内乡镇到县直学校就读的,乡镇中心校同意盖章即可,无需到教育局办理);
6.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素质报告册等证明材料。
四、工作要求
㈠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制度。本地户籍学生入学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、家庭实际住址为依据,以“划片招生,免试就近入学”为原则,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随迁子女以“统筹安排,相对就近”为原则的精神,各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,接收符合政策的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随迁子女入学,在班额不超过限额的条件下,不得拒收符合政策的外来务工(经商)人员随迁子女入学。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制度,禁止组织笔试、面试、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、考核,不得以各类竞赛、考试证书、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,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,提前选拔、特殊培育学生。
㈡各小学要认真审验报名入学者的条件(含户口、实际住地、出生年月等),有必要的须进行家庭住址、家长工作单位等实际情况调查。
㈢严格控制班额。各学校要制定和落实好招生计划,防止新的大班额、大校额,新生班级要按照小学45人/班的标准编班,学位需求大的学校可适当放宽,但不得超过55人/班,对超规模招生形成新的大班额、大校额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,并对相关人员予以追责。
㈣各校要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,按要求做好招生工作。一要成立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;二要把招生简章、录取学生名单进行公示,招生工作做到全程公开、信息透明;三要开设报名咨询窗口,认真审核学生入学材料。学校工作人员要熟悉招生工作的有关政策,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、学生的解释工作。要避免出现因学校管理不到位、工作人员业务不精通、工作态度恶劣等原因造成的家长上访、投诉事件。
五、其他
㈠各校要做好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工作。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驻桂部队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入学,要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关爱,切实保障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顺利完成学业。
㈡各校要制订好年度招生方案,于7月3日前将2017年秋季学期招生计划通过电子办公系统传局基础教育与督导股(1)。
㈢因学位不足而超员的学校,超额部分学生由学校报经教育局协调解决。
灵川县教育局
2017年6月21日关于做好2017年灵川县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
[显示全部]
灵教字〔2017〕116号
各乡镇中心校,县直各小学:
为全面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和自治区教育厅《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(桂教基教〔2017〕12号)等法律法规文件精神,规范我县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入学行为,促进教育公平,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,现就做好2017年县城及八里街区域小学招生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招生对象
小学一年级招收2011年8月31日前(含8月31日)出生的学区生及符合政策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。
二、招生工作安排
㈠招生政策宣传、调查摸底(6月25日至7月5日)
各招生学校通过广播、板报、宣传单以及张贴海报等形式向社会及家长进行招生政策宣传,内容包括本校服务范围、学生入学条件及有效证件等信息,要做到家喻户晓,政策透明。
各招生学校要对本学区机关街道、社区居民的适龄儿童进行全面周密的调查摸底,切实摸清服务范围内的学生数。
7月1日—3日,各小学开设窗口对新生报名进行前期咨询。- 查看电子版: 招生简章
- 学校介绍
灵川县八里街学校是一所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,由灵川县教育局直接管理。位于灵川县八里街经济开发区纬二路,与桂林市相连,交通便利。学校招生学区划分:核工业310大队、定江镇直各单位、八里街铁路以东、纬四路以南三十多个小区及大面村一至四队等。学校占地面积23.68亩,校园环境整洁,是自治区“文明庭院”单位。2007年5月被评为“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学校”。1998年8月,由于核工业310大队搬迁到灵川县八里街。为解决310大队子弟、当地居民及外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,县政府与310大队共同出资,将私立英才中学收购,成立一所八里街中心小学。因为学校有小学和初中,2002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灵川县八里街学校。
- 招生范围
1.湘桂铁路以东、八里街开发区八里六路(含六路)以南区域; 2.土地已被八里街开发区征用的灵川镇大面圩一队、二队、三队、四队以及福灵村村民小组。
- 入学条件
小学一年级招收2011年8月31日前(含8月31日)出生的学区生及符合政策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。
- 学校特色描述
学校教学设备设施齐全,现有教职工135人,学生2835人。学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,中高级教师135人,在小学任教的专任教师77人,教师合格率100%,有98%的教师获大专以上学历;在初中任教的专任教师58人,教师合格率100%,有80%的教师获本科学历。有20位老师代表灵川县到桂林市、自治区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并获奖;有4位老师的精品课、比赛课在广西、海南等地展;培养了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。每年都有教师荣获市、县教学能手、优秀班主任,市思想品德类B人才1位。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,挑起大梁,显示了青年教师雄厚的功底和教学实力。在十几年办学实践中,全体教职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,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。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培养创新型人才,秉承“明德达理,博学至善”的校训,坚定“书声、歌声、笑声”的办学理念,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规律,随着八里街经济的快速发展,创办一流现代化学校,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