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天下>桂林二手房>桂林教育房>回民小学

回民小学[ 小学|普通|公立 ]

  • 学校地址:桂林市象山区民族路171号
  • 学校特色:艺术类
  • 学校电话:0773-3827949
  • 招生简章
招生简章

我校2006年秋季小学一年级、学前班新生招生工作即将开始,招生条件:
一、凡居住在下列范围内的:
1、西门桥以西至东安路。(公安局六科)
2、沿桃花江从桃花江-----西门桥-----南门桥河段以南、以西范围
3、环城西二路从桃花江桥至东安路以东范围。
4、铁路以东范围(从桃花江桥-----铁路西涵洞道口。包括银锭路、紫竹巷、朱紫巷、紫霞巷等路段)。
5、南门桥至火车站、中山南路单号以西范围。(南门桥至邮电局一段,包括可城里、丹桂饭店宿舍、汽车总站宿舍、)
二、年龄要求:
1、一年级:2000年8月底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;
2、学前班:2001年8月底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;(我校本学期只设三个班,每班40人,为了规范管理,要求报名参加学前班的学生统一在校就餐、午休,名额有限,先报名先录取)。
三、其他要求:
1、学区生:带父母(或法定监护人)及小孩户口本、房产证(或房屋租赁合同、购房协议书)等原件。
2、借读生:带原籍户口,本市现居住地暂住证、等原件。
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:带原籍户口,本市现居住地暂住证、营业执照或正式合同、住址证明。
报名时间: 2006年7月1日至2日。
桂林市回民小学
2006年6月

我校2006年秋季小学一年级、学前班新生招生工作即将开始,招生条件:
一、凡居住在下列范围内的:
1、西门桥以西至东安路。(公安局六科)
2、沿桃花江从桃花江-----西门桥-----南门桥河段以南、以西范围
3、环城西二路从桃花江桥至东安路以东范围。
4、铁路以东范围(从桃花江桥-----铁路西涵洞道口。包括银锭路、紫竹巷、朱紫巷、紫霞巷等路段)。
5、南门桥至火车站、中山南路单号以西范围。(南门桥至邮电局一段,包括可城里、丹桂饭店宿舍、汽车总站宿舍、)
二、年龄要求:
1、一年级:2000年8月底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;
2、学前班:2001年8月底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;(我校本学期只设三个班,每班40人,为了规范管理,要求报名参加学前班的学生统一在校就餐、午休,名额有限,先报名先录取)。
三、其他要求:
1、学区生:带父母(或法定监护人)及小孩户口本、房产证(或房屋租赁合同、购房协议书)等原件。
2、借读生:带原籍户口,本市现居住地暂住证、等原件。
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:带原籍户口,本市现居住地暂住证、营业执照或正式合同、住址证明。
报名时间: 20

[显示全部]
查看电子版: 招生简章
学校介绍

桂林市回民小学是桂林市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,地处桂林西门外少数民族穆斯林聚集较多的民族路上。学校占地6663.4平方米,建校至今有六十多年的历史。现有教师62人,学生1000多名。学校有电脑室、语音室、电教室、劳技室、图书室和阅览室、风雨形体室、荣誉室、音乐教室和专用教室。是一所初具规模、新型的现代化学校。

招生范围

1.西门桥以西至东安路(公安六科)。 2.沿桃花江从桃花江桥——西门桥——南门桥河段以南、以西范围。 3.环城西二路从桃花江桥至东安铁路桥及其以东范围(双号从桃花江桥至42 号、单号59 号以后范围) 4.铁路以东范围(从桃花江桥——美食城涵洞道口)。 5.以上范围内里巷,包括银锭路(不含1 号、3 号、163 号、165号、259 号、211 号)、紫竹巷,紫霞巷、可成里。 6.负责招收崇善学区范围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。 本学区的认定范围,以学区文件下发的时间为准,未竣工、未销售的住宅小区不在本学区范围内。

入学条件

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

学校特色描述

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,炎黄子孙的心灵里渗透着华夏文明的血脉。最适合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,无疑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。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摇篮,弘扬传统文化,培养民族精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。我校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学校,更是责任重大。因此,为了弘扬民族文化,展现民族精神,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了解,增进民族大团结,全面贯彻“校长建设年”的精神,我校以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,办民族特色的学校”为目标,通过开发民族校本课程,在语文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学科采用课堂渗透与课外活动的方式,多形式全方位的让学生对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进行学习了解,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,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。如体育学课增加太极、武术等内容,并把竹杆舞、板鞋舞等少数民族游戏引进充实课堂,使体育课更增趣味与生机;音乐学科的对歌、民歌联唱、民乐演奏交相辉映,使音乐课堂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;美术学科民间艺术欣赏让学生走进了民族艺术的殿堂,深深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;陶艺、剪纸课的开设,更培养了艺术创造力;语文学科的民族阅读讲座和经典诵读让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资源。 我校通过举办校园民族节,旨在并积极探索统战工作进社区,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融合的工作着力点,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,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。

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,炎黄子孙的心灵里渗透着华夏文明的血脉。最适合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,无疑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。学校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摇篮,弘扬传统文化,培养民族精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。我校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学校,更是责任重大。因此,为了弘扬民族文化,展现民族精神,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了解,增进民族大团结,全面贯彻“校长建设年”的精神,我校以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,办民族特色的学校”为目标,通过开发民族校本课程,在语文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等学科采用课堂渗透与课外活动的方式,多形式全方位的让学生对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进行学习了解,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,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。如体育学课增加太极、武术等内容,并把竹杆舞、板鞋舞等少数民族游戏引进充实课堂,使体育课更增趣味与生机;音乐学科的对歌、民歌联唱、民乐演奏交相辉映,使音乐课堂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;美术学科民间艺术欣赏让学生走进了民族艺术的殿堂,深深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;陶艺、剪纸课的开设,更培养了艺术创造力;语文学科的民族阅读讲座和经典诵读让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资源。 我校通过举办校园民族节,旨在并积极探索统战工

[显示全部]
免责声明: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,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。购买房屋时,请谨慎核查。